在使用中空玻璃的過程中,當環境溫度下降到干燥空氣層的露點時,干燥空氣層的表面會發生露水或霜凍。由于玻璃內表面結露或結霜,影響中空玻璃的透明度,降低中空玻璃的隔熱效果(由于水的傳熱系數為0.5W/(m2*K),干燥空氣的傳熱系數為0.021W)。/(M2*K)。隨著空氣含水量的增加,傳熱系數增大,中空玻璃的熱阻減小。長時間冷凝會導致玻璃內部產生霉菌或堿沉淀,造成白斑,嚴重影響玻璃外觀質量。中空玻璃露點是指空氣中的空氣密封到飽和狀態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下,空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液態水。含水率越高,空氣露點溫度越高。當玻璃的內表面溫度低于空氣層的露點時,空氣中的水分會在玻璃的內表面結露或結霜。因此,控制中空玻璃的露點可以解決結露問題(國家標準《GB1194-2012中空玻璃》規定露點是,<-40攝氏度)。
1.中玻璃露點上升的原因
中空玻璃的露點上升是由外界水分進入空氣層而不被干燥劑吸收而造成的,有以下幾個原因可能會導致露點上升。
A.密封膠中存在機械雜質或涂膠過程中擠壓不實而存在毛細小孔,在間隔層內外壓差或濕度差的作用下,空氣中的水分進入間隔層使中空玻璃間隔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
B.干燥劑的有效吸附能力低。干燥劑的有效吸附能力是指干燥劑被密封于間隔層之后具有的吸附能力。它是分子篩的性能、空氣濕度、裝填量以及在空氣中放置時間等的函數。
C.生產時的環境濕度。如果生產車間的環境濕度較大,就會消耗干燥劑的吸附能力從而使干燥劑的剩余吸附能力下降,使中空玻璃壽命縮短(生產環境的空氣濕度應控制在50%以下)
D.中空玻璃生產工藝控制。如果分子篩在空氣中暴露時間較長,其有效吸附能力就會降低。另外外混膠不勻(涂膠后不固化)或一次性混膠太多造成部分膠已經固化,產生氣孔并降低玻璃和密封膠之間的粘結強度。工藝上玻璃清洗不干凈、雙道密封時丁基膠斷膠或角部密封不嚴等均可造成中空玻璃質量下降。
E.密封膠的水汽透過率和膠層寬度。水氣通過聚合物(密封膠一般為高分子聚合物)擴散進入間隔層是中空玻璃失效的主要原因。影響水蒸氣擴散的因素主要是聚合物的氣體滲透系數(氣密性)、膠層寬度和間隔層內外的水汽分壓差。
2.控制中空玻璃露點的措施
A.用質量保證的密封膠和干燥劑
在選擇中空玻璃膠時需要考慮膠的特點。在選擇密封膠方面,首先考慮的因素是水汽透過率(MVTR),其實是抗紫外線能力,再次是抗溫度變化能力。水汽透過率指外界水汽透過膠進入中空玻璃空氣層內的速度。水汽透過率越低中空玻璃密封壽命就長,反之亦然。此外,還須考慮膠的透氣性。要選擇吸附率較高且持久的干燥劑。要選擇合適的鋁型材,其細孔的導氣縫要小,減少操作過程中分子篩的吸水率。
B.減少水分通過聚合物的擴散
主要靠選擇低滲透系數的密封膠,確定合理的密封寬度,減少中空玻璃的內外溫差(即控制在溫度范圍內產生而不能使溫度范圍過大)。
C.嚴格控制生產環境的濕度,縮減生產工藝時間
盡量減少干燥劑與大氣接觸的時間,減少吸附能力的損失而使干燥劑有較高的吸附能力。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